Q:大品牌鮮乳喝起來特別濃醇香,是因為有放添加物?
鮮乳跟強調添加高鈣的牛奶是不同產品。和歐美的鮮乳相比,台灣的鮮乳口感確實比較濃比較香,主要是因為歐美習慣把鮮乳當水喝,但是台灣人覺得鮮乳是重要營養食物,因此多數的廠商為了迎合大眾口味喜好,會藉由調整均質化,來創造不一樣的口感。
其實鮮乳是非常低度加工的產品,幾乎全世界製造流程都是標準化的,一律會經過均質化、殺菌等過程,同時農委會對於乳品廠的收乳量與產出量都有嚴格管控,製程中是不可能讓大小廠商有機會添加或是造假的。
Q:大品牌鮮乳加工複雜、保存期限可以比較久,小農鮮乳製程簡單要趕緊趁鮮喝?
乳品的保存期限與殺菌製程有關,殺菌的程度基本上決定了乳製品的分類以及保存期限,一般標示為鮮乳者,使用低溫長時間殺菌法(63度,30分鐘)或者高溫短時間殺菌法(72度,15秒),保存期限為7~12天。而經過超高溫瞬間滅菌法(120~130度,2~3秒),或者滅菌法(140~145度,2~3秒)出來的乳品即為「保久乳」,完全滅菌、但風味稍受折損,利於長時間的常溫保存。
乳品業者透露,影響鮮乳風味的差異點存在均質化與殺菌流程中。生乳其實是農產品,當生乳被擺放儲存時間越長,菌會分解蛋白質便會影響風味。因此在愈短的時間內將收回來的生乳進入到加工流程,就愈能夠保存生乳的新鮮度。
政府要求從生乳成為可販售乳品,都要通過生乳檢測與成品檢測兩大關卡,檢驗的基本項目包括乳成分檢測、微生物檢測、細胞數檢測、藥物殘留檢測、理化性質檢測、污染物檢查等,都必須符合規範,並且會定期抽驗。因此不論是大廠還是小農都必須符合同樣規定。
不過,業者透露,真正會影響乳品新鮮度與保存品質的因素是:生產製造的環境衛生與運送過程的品管。目前上市公司等級的食品大廠,都有自有乳品加工廠,會要求工廠的安全管理標準通過ISO9001、FSSC22000及HACCP等國際認證與食品安全管理系統驗證,嚴格要求生產環境的管理。但是,乳品加工設備所費不貲,小農牧場通常沒有加工設備,而委託乳品代工廠生產,因此生產製程品質管理則由代工廠把關。
延伸閱讀〉
★圖解鮮乳製造過程
http://goo.gl/VfP7HS
★《你所不知道的畜產-牛奶》從01:30開始看
https://goo.gl/wOVUBL
#吃力小姐問號中
#食力創刊號真食解密